在生物脫氮過程中,涉及到氨化反應、硝化反應、反硝化反應三個階段,廢水中的氨氮首先必須被硝化菌硝化,轉化成亞硝酸鹽和硝酸鹽,然后在反硝化菌的作用下發生反硝化作用,硝酸鹽將被作為細胞呼吸過程中氧化簡單碳水化合物的供氧體,被反硝化細菌還原為氮氣排入大氣中。反硝化細菌可以分為自養反硝化細菌和異養反硝化細菌,其中大部分反硝化細菌為異養反硝化細菌,需要利用有機碳源進行反硝化。因此,以去除硝酸鹽為目標的反硝化過程必須要有易生物降解的碳源存在,一般的比例是C:N=4:1-5:1之間,才能實現反硝化脫氮的作用。那么當原污水中的碳源不足以支撐反硝化菌的消耗時,也就是反硝化過程中碳源供應不足時,就會使反硝化速度降低,這是因為當有機碳供應不足時,反硝化細菌就會利用自身的原生質進行內源反硝化作用,減少反硝化細菌的活性和數量,導致反硝化作用減弱甚至停止。所以當進水溶解性有機物不足而脫氮要求很高時,則需要通過補充化學物質以提供反硝化過程所需要的碳源。投加位置在厭氧池或者缺氧池的進水口,以補充碳源的方式提高反硝化速率,但是如果外投碳源過量或選擇碳源不當,不但增加了系統運行費用,還使污水處理廠COD有超標風險,所以對于C/N比例不合適的系統,需要計算好量之后在投加,切勿多投!
發布時間:
2020
-
12
-
24
瀏覽次數:2
純水處理工藝,有以下幾種方法:1、活性炭吸附工藝:活性炭依靠吸附和過濾作用主要去除水中的異色、異味、余氯、殘留消毒物等有機物雜質。2、薄膜微孔過濾工藝:薄膜微孔過濾法包括三種形式:深層過濾、篩網過濾、表面過濾。深層過濾利用隋性吸附或是捕捉方式來留住顆粒,是一種較為經濟的方式,通常做為預處理。表面過濾是多層結構,當溶液通過濾膜時,較濾膜內部孔隙大的顆粒將被留下來,主要堆積在濾膜表面上,也可作為預處理或澄清用。篩網濾膜就象篩子一般,將大于孔徑的顆粒,都留在表面上,一般被置于純化系統中的最終使用點,以去除殘留微量樹脂片、碳屑、膠體和微生物。3、離子交換工藝:離子交換法的原理是將水中的無機鹽陰陽離子,通過與離子交換樹脂交換,使水中的陰、陽離子與樹脂中的陰陽離子相交換,從而使水得到純化。4、EDI純水處理工藝:一種新的去離子水處理方法,又稱連續電除鹽技術,EDI裝置將離子交換樹脂充夾在陰/陽離子交換膜之間形成EDI單元,不需再用酸堿對樹脂進行再生,環保性好。
發布時間:
2020
-
12
-
11
瀏覽次數:12
在目前很多中水回用、廢水減排/近零排放等廢水處理應用系統中,膜的污染問題比較常見。當我們對這些膜污染進行有效地分析和整合,了解了其污染的本質,就可以更加有效地找到針對性的解決辦法。在常見的膜污染部分,主要有以下幾種污染:1. 顆粒/膠體污染;2. 無機物:如無機結垢、硅膠體、硅酸鹽類等;3. 有機物:如油、表面活性劑、強極性溶劑等;4. 微生物及其分泌物等。預處理作為眾多深度處理系統的第一步,其重要性早已被大眾認同。在目前項目的整體工藝設計中,預處理工藝的配套和選型,用戶和設計方都會投入更多地的時間來做評估。預處理工藝設計及選型過程中,只要涉及除硬、除硅、過濾等過程,管式膜過濾技術被越來越多的市場所選擇。傳統工藝傳統工藝:雙堿法軟化+沉淀池+砂/炭濾+中空纖維膜傳統預處理工藝包技術成熟,目前市場應用案例多,但項目總占地面積較大,工藝流程較長,而且目前很少能看到上述這么全的工藝配套。傳統工藝系統常規要添加PAC和PAM等助凝劑和絮凝劑,這些藥劑其實都是后續深度處理系統中比較討厭的成分。工藝流程越長,問題點就會越多,可靠性就會降低;傳統預處理工藝更適用于來水水質相對穩定且波動小的工程中。從技術角度出發,預處理的工藝設計毋庸置疑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;而從經濟性角度出發,也是如此。很多時候,預處理的運行成本測算讓眾多用戶望而卻步,其中很大的占比部分就是藥劑的使用。軟化運行費用主要因素:1. ...
發布時間:
2020
-
12
-
07
瀏覽次數:14